关闭广告

被这些70后女人美到了!注重配色、配饰、穿衣舒适度,简约大方

静儿时尚达人8806人阅读

成熟女性当然也要在搭配的时候穿的成熟一些,而不能再随便跟风尝试那种你完全驾驭不了的搭配。也许你已经到了五六十岁了,但是你可以通过学习下面这些穿搭来释放你的美。

就像这些有魅力的70后女人给我们演绎了很多高级的搭配,快来学习一下吧,相信你也可以变成一个有魅力的中年女人。


1,注意服饰配色

首先,配色是关键,冬天是一个充满温暖和温馨的季节,因此可以选择一些暖色调的服装,如棕色、米色、驼色等,这些颜色能够让肤色看起来更加红润有光泽,提升整体气色。

同时,可以选择一些柔和的色彩搭配,如白色、淡粉色、淡蓝色等,这些颜色能够让整体造型更加清新自然,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如果要选择一种能够提亮肤色,而且展现出温柔气质的颜色,冬天建议你可以多试一试这种时髦的红色,红色是一种很适合冬日的色彩,红色的服装对于皮肤提亮的效果很明显,就算是黄黑皮,中年女人穿上也能瞬间变成白皮。

并且还建议你最好多去选择纯色的单品,这样搭配会觉得更加高级大气,不会觉得花里胡哨,更不会觉得杂乱无章。


2,简约搭配得体

其次,穿着得体也很重要,对于中年女性来说,简约大方是最高级的时尚,因此在选择服装时,可以选择一些简洁、利落的款式。

如简单的大衣、宽松毛衣、直筒裤等,这些服装不仅易于搭配,还能展现出成熟女性的优雅气质。另外,不要盲目追求潮流,要结合自己的身材特点和气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


3,配饰精致时髦

除了服装搭配外,配饰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选择一些简约大方的配饰,如项链、手链、耳环等,能够为整体造型增添一些亮点,同时也能提升整体的气质和品味。


4,搭配注重舒适度

最后,舒适度也是冬天穿着的重要因素。选择一些柔软、保暖、透气性好的服装面料,如羊毛、羊绒、纯棉等,能够让穿着更加舒适自在,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鞋子,避免穿着过于紧绷或过于宽松。

像这些气质女人,她们选择这种羊毛衫或者是针织裙都应用了这种柔软的面料,凸显出了温柔知性的美,也让成熟女性的魅力得到了展现,时尚度拉满。


衣服的版型要结合个人的身材,比如随着年龄增长,有很多女性开始发现自己的身材发福了,如果你的身材发福,身材不算苗条,有小肚子,穿衣服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稍微宽松一些的服装。

比如这种宽松的针织衫或者是长裙,把我们的赘肉给遮挡住,这样穿才能够凸显出温柔知性的美,而且也可以扬长避短。


总之,中年女性在冬天打扮时,要注重配色、穿着得体、配饰搭配和舒适度等方面,通过这些技巧,你们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气质和魅力,度过一个美丽而温暖的冬天。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老戏骨廖启智病逝,又一香港实力影星离我们而去

趣看热点 浏览 22378

俄沃罗涅日州起火油储基地内两个油罐发生泄漏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1551

公募人困在流言与焦虑里

北京商报 浏览 8479

东体:朱辰杰恢复情况不算乐观,能否复出对浙江还是未知数

懂球帝 浏览 9711

CEO换帅!原保时捷工程师Walliser将任宾利首席执行官

网易汽车 浏览 6973

俄罗斯为什么持续打击乌空军基地?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0538

利物浦老板亨利:一直希望为俱乐部带来成功 英超是世界最佳联赛

直播吧 浏览 15305

工商银行原纪委书记刘立宪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 8829

【早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国资委启动国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

证券时报e公司 浏览 15281

俄罗斯科学家复活2.4万年前微生物,解冻后可繁殖

趣看热点 浏览 21028

男子在千万豪宅小区买两车位 不能安装住宅用电充电桩

华龙网 浏览 67491

武契奇:要让全国“几乎彻底解除武装”

参考消息 浏览 14883

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彻底坍塌,世界只剩中国FAST一只天眼

趣看热点 浏览 21599

什么人适合戴眼镜?有这4个长相特征更易颜值飞跃

小陈聊搭配 浏览 15590

周扬青分手后首谈感情生活:感觉没有男生敢追我了,究竟是什么情况?

趣看热点 浏览 21976

哈登观战就看这?快船首节22中4+前11中0 卡椒威少合计12中0

醉卧浮生 浏览 9740

播放破1.6亿!我断言:“反腐剧”拍成这样,观众不会骂娘

皮皮电影 浏览 8236

媒体:趁乱"搁浅"24年的菲破船 到了该拖走的时候了

新民周刊 浏览 10833

以前看不上,现在恨不得演两集!

伊周潮流 浏览 8518

中国女足东京奥运会抽签,成功避过世界第一美国女足球队

趣看热点 浏览 21476

人工智能时代,应警惕“思维钝化”

环球时报国际 浏览 8399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