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美国对华用新词:"脱钩"改成"去风险"

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14785人阅读

(原标题:“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最近一段时间,“去风险”取代“脱钩”,成为西方政客谈论对华政策的新热词。

“去风险”(De-risking)为何突然火了?这一表述率先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使用,她在今年3月底阐述对华政策时,首次抛出了对华“去风险”的概念。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美国政府也频繁使用“去风险”的论调。七国集团(G7)峰会公报称,致力于对华“去风险化,而不是脱钩”。

5月3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次鼓吹“去风险”。他在出席“美国一欧盟贸易和技术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后对记者称,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

“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布林肯

从之前的“脱钩”到现在的“去风险”,美国对华政策措辞变化背后,有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1、“脱钩”太硬、“去风险”稍软,美国换个话术目的仍是纠集盟友对付中国。

从首次提出,到广泛使用,“去风险”这词出现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什么是“去风险”?具体是指哪些“风险”?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其胜指出,美西方并没有详细界定“风险”具体指的是什么,但结合欧盟过去几个月里发布的一些文件来看,欧洲领导人当时提出“去风险”主要指两个方面:一个是经贸领域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寻求所谓“多元化”;一个是希望限制部分领域的对华经贸往来,削弱中国在高技术领域和安全方面的能力。

吴其胜认为,美国使用“去风险”一词,只是姿态上的软化。过去几年,美国一直积极推动部分领域对华“脱钩”,但“脱钩”很大程度上依赖与盟友特别是欧盟的合作。欧盟不愿对华“脱钩”,不想完全追随美国,所以当欧洲领导人提出“去风险”时,美国积极接过这一表述,以此作为统一盟友立场的手段。

“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美国国旗

德国《明镜》周刊日前评论称,“去风险”是西方粉饰其分歧的一个“魔法词汇”,与中国打交道,“去风险”会适得其反。

无论是“脱钩”,还是换一个“去风险”的马甲,本质上都是服务美国的私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告诉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美国推动对华“脱钩断链”失败,就换个词来用,但换汤不换药,还寄希望于用所谓“去风险”来团结盟友一起对华,掩饰其“去中国化”的本质。所谓“去风险”,就是企图把供给冲击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冲击作为“风险”戴在中国头上,以此来纠集盟友对付中国。

美国搭建各种“小圈子”,博得他国支持,搞“友岸外包”“近岸外包”,试图假借“印太新经济框架”等去中国化并试图构建与中国平行的产业链供应链,说白了还是以美国利益为核心,要求其他国家服从美国利益,这是美国霸权的具体体现,希望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付中国,但实际上是完全无法实现的。

当前,美胁迫盟友对华脱钩已招致多国不满。奥地利一份智库研究报告估算,如果对华脱钩,德国一年GDP将下降2%,相当于损失600亿欧元。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中双方应共同努力,不掉入“脱钩断链”陷阱。

2、“去风险”只是部分政客话术,美欧企业家已用脚投票。

一面是美国政府声嘶力竭地鼓动企业与中国“脱钩”“去风险化”,一面是美企高管们纷至沓来。

今年以来,在中美关系经历复杂困难的时刻,苹果、摩根大通、通用汽车等美国大企业高管纷纷访华,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更是强调“美中利益交融,如同连体婴儿彼此密不可分”。

就在马斯克访华首日,特斯拉股价应声上涨,时隔半年,马斯克重新获得了世界首富的头衔。他们用实际行动“打脸”了美国政府大肆宣扬的所谓“去风险”。

“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5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图源:外交部网站

“中国风险何在?风险绝非来自中国。”刘英举例指出——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发动机和增长源,这是毫无疑问的。10年来,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8.6%,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和贡献超过了后面美德日等六国的总和。中国风险何在?

中国有14亿多的人口,是全球第二大市场,马上就要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也是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第一大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风险何在?

中国没有向全球输出通胀,也没有向外输出所谓加息带来负面溢出效应,或者是向外输出危机。中国风险何在?

中国倡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拉动上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中国风险何在?

这样的中国,是机遇而非风险,是未来而非过往,是增长源而非危险源。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近日所说,如果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3、“风险”还是“机遇”世人自有公论,试图包围长江黄河的最终只会让自己干涸。

6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世界面临的真正风险是搞阵营对抗、“新冷战”;是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地区动荡混乱;是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是对外转嫁经济金融风险,周期性收割世界财富。国际社会应该警惕和共同抵御的是这些风险。

“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美国白宫

“风险恰恰来自美国。”刘英说,“从搞阵营对抗、‘新冷战’,到对冲突地区输出武器、火上浇油,再到对其他国家无端制裁、长臂管辖,美国将‘风险’的矛头对准中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风险就是它自己。”

刘英指出,美国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将1200多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实体清单,实施各种限制与制裁。美国对俄罗斯、伊朗、古巴等国随意制裁,带来地缘政治风险。美国乱发货币带来通胀外溢后,又激进加息10次,抑制世界经济增长,导致土耳其股债汇“三杀”,不少国家债务风险高企。从大水漫灌对全球输出通胀到输出通缩,带来债务和金融风险。

谁是“风险”,谁是“机遇”,世人自有公论。无论是“脱钩”还是“去风险”,还是之后可能出现的新话术,贴近中国市场是大势所趋,始终不可逆转。

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近日在推特上发文指出,“去风险”实际上就是“脱钩”,这就像其他河流试图包围和孤立长江黄河,“最终只会让自己干涸”。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赌一个明天”,危险的电信诈骗诱惑

财经十一人官方 浏览 13892

美国首富研究火箭制造,印度首富大搞新能源,我国首富能干什么?

商媒体 浏览 13813

韩国公布代赔方案激怒民众 美国驻日大使扯上中国

环球时报 浏览 17429

细节优化,2025款大众高尔夫GTI实车图像曝光

天天汽车 浏览 10760

金融监管总局: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浏览 10304

布林肯拉拢越南"对抗中国" 中使馆:挑拨离间注定失败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12650

80套标准应季单品 闭着眼搭都好看

巧百搭 浏览 14940

父亲去世当天 尹锡悦再发亲日言论强调"日韩友好"

3号观察室 浏览 13074

上周国务院两次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两部委迎最年轻副部

上观新闻 浏览 89726

郑爽张恒父母录音曝光,孩子打不掉就弃养!

趣看热点 浏览 24349

开启新赛季,迈阿密国际全队启程前往萨尔瓦多参加首场热身赛

懂球帝 浏览 10715

被记者三次问及加拿大是否已申请加入“奥库斯”,加防长回避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7011

李凯尔长途飞行后晒照正式到家 告别前表态未来仍愿意为男篮效力

醉卧浮生 浏览 12577

外媒称以军士兵在加沙地带焚烧食物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11114

母子被超载货车洒落的沥青烫伤身亡 家属未获任何道歉

上游新闻 浏览 86253

海口警方通报 "一女子穿仿制日本军服在夜市嬉闹"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7731

岸田文雄表态:将继续密切关注俄罗斯局势发展

环球网 浏览 12456

泰国拿到中国071登陆舰没几天 里里外外全拍给网友看了

沙盘上的战争 浏览 88193

售13.99-16.29万元 哪吒L纯电版正式上市

网易汽车 浏览 9086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巨型环磁交付完成 明年启动实验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9027

46岁李小冉红衣大片 秀出火辣身材

乔米世娱乐说 浏览 1794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