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消息人士透露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 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67883人阅读

(原标题:中方能否证实美财长耶伦7月初将访华?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李萌】在6月2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说: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与中方进行高级别经济磋商,请问中方是否可以确认相关消息?

对此,发言人毛宁表示,中美就各层级的对话和交往保持着沟通,关于你提到的具体的访问,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和了解。

相关新闻

美媒又开始放风:美财政部长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

据彭博社27日报道,多名熟悉行程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与中方进行高级别经济磋商,这也将使她成为继布林肯之后,今年第二位访问中国的拜登政府高官。

中方能否证实美财长耶伦7月初将访华?外交部回应   耶伦

报道称,对于美国财长访华,外界预期已久,耶伦4月时曾说,这次行程将在“合适时机”进行。由于耶伦访华行程尚未被公开,上述消息人士要求匿名。另一方面,报道还称,一名消息人士称,拜登政府还要发布一项行政令,该行政令可能将阻止美国企业在中国某些领域的投资,目标是最早在7月底公布。

据媒体此前报道,拜登计划签署一项行政令,严格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部分高科技产业投资。其中,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技术领域可能面临全面投资禁令。美国“AXIOS”新闻网5月26日报道称,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计划在今年夏天晚些时候发布该命令,但白宫发言人拒绝就确切时间发表评论。

对于拜登政府计划签署行政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5月11日表示,限制本国企业,并意图胁迫盟友伙伴共同限制对华投资,严重违背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如果消息属实,中方将坚决反对。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共享发展机遇。

关于中美接触,中方此前已多次表态。在中国外交部5月1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据报道,美方正努力促成同中方各部门官员进行通话或会见,中方如何看待美方加强接触的努力?有人称中方反应不够热情,这种说法是否恰当?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美之间保持着沟通。关键是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我们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专家:耶伦接连对华释放"积极信号" 背后有两个原因

近期,美国财长耶伦会见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成员等美国商界领袖,强调了与中国在贸易和投资上合作的重要性,并再次重申,与中国“去风险”可以,“脱钩”却绝不可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今天(15日)的记者会上称,自己注意到耶伦财长的有关表态,并表示双方应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

中美经贸关系如何走向“健康”?

耶伦13日在众议院金融机构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又表示,美国人从购买中国生产成本更低的商品中“受益匪浅”,而中国同样受益于美国的出口,这些出口也提振了美国经济,这就是为什么与中国经济“脱钩”将是“灾难性的”。直新闻注意到,耶伦此前曾多次表示希望能尽快访华。

CNN指出,耶伦的话表明,美国官员正在加大努力,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降温”。

美财长耶伦

为什么耶伦频频放出“积极信号”?直新闻查阅资料发现,当地时间6月14日,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5%至5.2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这是美联储2022年3月以来连续10次加息后首次暂停加息。

但从美联储当天发布的经济前景预期来看,美联储官员对今年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值从3月的5.1%升至5.6%,暗示今年仍会再度加息。再加上近期美国银行接连倒闭、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等问题,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措施应对,但似乎还没有缓解这种动荡,这也使得外界对于美经济政策制定者能否避免所谓的“硬着陆”持怀疑态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熊李力告诉直新闻,当前美国国内面临比较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在此时对美国经济的正常运转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耶伦在这个时候积极表态,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目前经济正常运转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中美关系的不稳定给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干扰,耶伦也希望借此来缓和由中美关系波动给中美经贸关系所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美国对华政策太矛盾

不过,在释放积极信号的同时,耶伦也在试图为拜登政府出台的对华限制性措施进行辩解,理由同样是近期被美西方人士谈论颇多的所谓“去风险”。她还再拿涉疆等问题炒作,声称美财政部考虑对华实施更多制裁;与此同时,她还再次搬出所谓“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进行炒作,声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反映了美国的价值观,可以用来抗衡中国等“不够透明”的国家。

对此,熊李力表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美国对华政策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美方始终以“竞争”的姿态看待中美之间的关系,尽管美方出于自身的现实利益,不得不强调希望与中方继续保持贸易关系,但美国对华的这种恶性的竞争战略短期内仍然是很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中美国旗

美国商业大亨接连来华,用脚投票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耶伦会见的美国商业领袖所在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是一个促进中美间贸易的组织,董事会成员包括了联邦快递、百事可乐、沃尔玛和福特等跨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而近期这些企业中的部分首席执行官纷纷将目光聚焦中国。此前,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等人也先后来华。

对此,熊李力解释道,可以将这些美国商业大亨来华的动作理解成是一种“用脚投票”的行为,中美关系好坏与企业投资兴业息息相关,美国商界的主流仍然希望中美关系保持稳定,也害怕中美关系的波折。这同时也说明,中国无论在销售市场、资金来源以及技术领域的前沿等方面,仍然是全世界的产业链、价值链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布林肯来华,能带来什么?

一方面,美企纷纷将目光聚焦中国,另一方面,随着中方14日“官宣”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于6月18日至19日访华,这也让布林肯此次备受关注的访华之行尘埃落定。事实上,此访即将成为美国拜登政府级别最高官员的访华,也将是美国国务卿时隔四年多再次访华。

同日稍早,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应约同布林肯通了电话。通话中,秦刚希望美方采取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及美方有关承诺,同中方相向而行,有效管控分歧、促进交流合作,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美国务卿布林肯

这次通话,可以视为中方提前划出的底线。那么,布林肯此次访华,能带来什么?

在布林肯访华的消息正式公布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发布的相关通稿基本重复了此前的说法,表示布林肯将在北京会见中国高级官员,讨论维持开放的沟通渠道的重要性,布林肯还将提出双方关切的双边议题、两国共同面对的跨国挑战和可能的合作。

解读一下美方的说法,仍只是在判断哪些领域能与中方合作、哪些领域要充分竞争,对于中美关系的“红线”台湾问题、美方如何纠正错误,却只字不提。

熊李力对直新闻表示,布林肯在这样一个关头访华,其最大意义是使得中美关系更加具有“稳定性”,但也要看到,今年以来美方的一系列行动表明,美方似乎仍停留在反复试探中方底线的阶段。而要想真正改变中美关系目前这样的以“竞争”为主的基本格局,还需要美方从根本上转变对华的基本认知和思维。

作者 | 田鑫,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你穿什么衣服就是什么命!第3种千万要避免

顾一宸 浏览 10977

数十位外地购车人陷河北"低价购车"骗局 受损超百万

上游新闻 浏览 70400

撬动本地零售 物流企业开直播

北京商报 浏览 8713

《大江大河3》:梁父终入狱且病死狱中

肆季娱乐 浏览 9095

乌副外长发“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提供更多军备

看看新闻Knews 浏览 14775

“渣女美甲”火出圈了!高级巨显白,谁做都好看!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7385

日媒:日本高端外国人才66%来自中国 远超印韩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5220

卡德罗夫发布"阅兵"视频:展示缴获的西方武器

环球网 浏览 9062

花数千元与逝者“对话” “AI复活”带来慰藉也有不安

南方都市报 浏览 8619

1万多买的老马6,用着怎么样?

萝卜报告 浏览 8239

劲拓股份实控人等遭证监会合计罚没6.61亿元

网易财经 浏览 8750

退役战机都去哪儿了?将迎来怎样的结局?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5282

美媒:特朗普的入驻 对困境中的TikTok来说是一次胜利

直新闻 浏览 45945

广东仍是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省份

南方都市报 浏览 8918

统计局:中国2023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

国家统计局 浏览 8821

秦刚:我当外长美媒不给我"战狼"称号了 我"若有所失"

环球网 浏览 77559

公职人员酒后驾车致一死一伤 送医后失踪16小时投案

封面新闻 浏览 68912

微软宣布Microsoft 365 Copilot向全球600多家客户开放

IT之家 浏览 14119

福原爱陷离婚风波不满被跟踪 喊话记者:直接来问

网易娱乐 浏览 23070

阿斯:琼阿梅尼因伤休战6至8周,莫德里奇在其缺阵时可发挥作用

直播吧 浏览 9468

乌国安局首次承认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准备了几个月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0253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